.

“伦敦七七爆炸案”距离今年已经二十年了。彼时,笔者在伦敦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。岁月流转,翻开旧文,那些曾经的经历仿佛就在眼前,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。重修此文,将这段时光留作记忆,让那些珍贵的瞬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。2025/7/7


难忘的牛津冒险之旅


刘蔚铭
2005-07-18

[PDF文档下载]

[返回斋主简况首页]

参加完2005年卡迪夫IAFL会议后,笔者在伦敦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。7月7日清晨,正准备启程前往牛津游览时,“伦敦七七爆炸案”突然发生——此时笔者对此一无所知。

早晨起床后用完早餐,时间已接近八点半了。于是抓紧时间收拾好旅游行囊,疾步赶往West Hampstead地铁站购票,准备前往Paddington火车站,乘火车去牛津观光。然而,到了站口却发现,人们都在匆匆忙忙步出车站,而且只出不进。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:所有的地铁已经停运,如果需要出行,可以到不远处乘坐139路双层巴士。当时心想,这次出行可能是遇到了地铁工人大罢工了!

匆匆赶到139路公交站时发现,这路双层巴士不能直达Paddington火车站,而且乘车的人明显比平时多了许多,显得非常拥挤。涌上巴士上层后发现,过道人多密集,被夹杂在人群中间,无法观察窗外行车状况,不知道该在哪站下车。生怕坐错站,于是询问其他乘客,他们也不清楚——看样子他们来自不同国家,也是因地铁停运而无法乘坐地铁,全部挤到巴士上层了。无奈之下,笔者只能来到巴士下层,透过车窗随时观察窗外,总算把握住了准确的下车时机。

匆忙下车后,笔者快步横穿过一条宽阔的马路,准备换乘另一路公交车。在公交站台的自动售票机上买了车票,便开始等车前往Paddington火车站。可奇怪的是,今天公交车的数量比往常少了很多,而且有不少经过的公交车前面都挂着“No Service”的牌子。笔者左等右等,却始终见不到这条线路的汽车影子。当时觉得,这种现象可真是不符合英国人平时的行事风格,难道是公交车司机也罢工了?

一个多钟头过去了,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,而且时间很宝贵,要是这么一直等下去,一天的时间可就全部浪费了。看了看路线图后,自己决定步行去Paddington火车站。

然而,急步行走时在路上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——通往火车站的所有道路都被封闭了,局势显得非常紧张:似乎英国有人要暴动了。笔者仍抱有一丝幻想,也许过一会儿 警报就会解除,一切又能恢复平安无事了。于是笔者向封锁线 上的一名女警察询问,道路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,中午12点怎么样。得到的回答竟然是:我不知道,可能得等好几天呢。

当时,笔者心里一阵发懵:这是怎么回事儿啊?伦敦这么大的城市,怎么连基本秩序都乱了套?难到真得遇上国际大麻烦了?就在这时,一位好心的警察远远地向这边喊话,示意其他警察为我们暂时收起黄色封锁带,放我们通行,允许我们一直向前行走。

过了这道防线,前面确实没有障碍了,但更大的困难却悄然袭来:若继续直行会通往何处?若前方受阻能否原路返回?如何才能抵达Paddington火车站?然而,这些问题都一闪而过,来不及细想,只能鼓足勇气一直往前走,目视前方不朝两边看,结果不知不觉走上了非常危险的、盘根错节的高架立交桥。立交桥车水马龙,各色汽车贴着笔者的身边穿梭而过。此时,路旁几处高挂的Paddington路牌突然闯入视线,笔者顿时陷入了迷茫:这是哪儿?该往哪个方向走?此刻实在没办法,但并没有贸然择路,而是咬紧牙关,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一直往前走,不要朝两边看。就这样,终于慢慢地来到了高架立交桥的下面。几次翻越道路栏杆,左拐右拐,总算来到了有人烟的小街上。

Paddington车站到底在哪里呢?笔者沿着小街开始往前走了一段时间,显然已进入了居民区,街上人影稀少,根本不知该向谁问路。迷路了,此刻却并不紧张——心想,这个方向的前方,应该会通向泰晤士河或议会大厦这样的地方吧;实在不行,应该可以找到出租车来帮忙。

就在此时,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从后面呼叫我,竟然向我打听如何去Paddington火车站。从外表看,她像是美洲人。从她的行迹推断,我们应该是同路人——刚才一同tupo封锁线走来的。她要乘坐火车去外地亲戚家,一定要坐上车,比我还渴望到达火车站。于是,我们结伴而行,一路走,一路看。

老天有眼!我们前面刚巧碰到了一位当地的小伙子。他非常热心,也非常认真,一路带着我们左拐右拐,穿越多条宽敞的大街。他一路不停地查看路牌,确认道路是否正确,而且还逢人就问——毕竟当地人交流更有效一些。大约30分钟后,我们终于来到了火车站尾部的一条街。简直不敢相信:要是靠我们自己的能力摸索,怕是走到天黑也找不到Paddington火车站啊!

终于抵达火车站,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——毕竟之前在这里乘过车,对所有程序都基本清楚。顺利买好车票那一刻,长出一口气,全身冒汗,终于感觉可以松弛一下了。静静地看着发车时刻表,自己心里默默庆幸,最终赶上了12:00开往牛津的火车。火车徐徐开动,我的心也随之前行,奔向世界名校——牛津大学。

然而,这趟火车开得异常缓慢,而且沿途经过的车站比预期多了好几个。此时,笔者眉头紧锁,迷惑不解,实在忍不住便向车上的英国人询问,这趟火车是否能到达牛津。他们回答说:“Maybe”,从这种语气中就能明显感觉到他们自己也并不清楚。其实在出发之前,笔者就已经得知,乘坐火车到牛津大约需要一个小时,而且对沿途的车站名称十分熟悉。可路途当中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,确实令人感到十分疑惑!

突然,火车在Reading车站停了下来,车上的人近乎全部都下了车,只剩下一对老年夫妇。他们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,而且那位女士还听不懂英语。Reading 是个大站,笔者之前去Cardiff时曾路过这里。由此突然醒悟,当机立断,马上也下了车,准备倒车。果然,车站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换乘去牛津的火车准确位置。

就这样,火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辗转后,直到下午两点半才抵达牛津。本该是一个小时的车程,结果却用了两个多小时。就在这个特殊的下午两点半,笔者终于踏上了牛津的土地。

牛津是一座小巧精致的城市,一路走来,笔者一边欣赏风景,一边用摄像机拍摄,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貌与韵味。下午五点半左右,结束了对牛津的游览,准备返回伦敦。

在牛津火车站的售报亭海报上,笔者突然看到了“London Bombing”的大型醒目字体。大致浏览了海报内容之后,笔者突然醒悟:原来今天所遇到的重重困难竟然都源于此!很巧的是,旁边刚好有一位英国人正在拨打手机,向友人讲述伦敦大爆炸的情况。

从牛津返回伦敦时乘坐的火车才是一趟正规的牛津-伦敦的火车。这趟车一路飞驰,只在 Reading稍作停顿,六点半就顺利返回伦敦。一下火车,笔者就看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景象:大批警察出动,牵着威风凛凛的大狼狗,几步一岗严阵以待,而且怀中都端着 冲 锋 枪,整个局势看起来十分紧张。

出站后,笔者立刻发现所有汽车线路几乎全部停滞,出租车也踪影难觅,许多道路依然被 封 锁,地铁更是成为了重点管控对象。无奈之下,只能认准一个方向,朝着下榻旅馆的方向前进。笔者对自己的方向感有一定的把握,每次去外地就很少问路,但总能准确无误地找到目的地。

这次也不例外,笔者一路狂奔,穿梭在数条繁华的大街之间,路途中,遇到许多道路被封锁,也见到手持鲜花、一路抽泣的英国女孩,一些高级住宅区全部被黄色 封 锁 带 围了起来。当看到熟悉的返回道路时,突然天降大雨。伦敦的天气真是变化多端!好在,笔者碰到一辆出租车,钻进车后不久就返回到下榻的地方。此时,天又开始放晴了,自己的身心也终于放松下来。

回到房间,打开电视机,关于伦敦 爆 炸 事 件的报道铺天盖地。英国首相托尼·布莱尔(Tony Blair)在电视讲话中强调:“…they should not and must not succeed."(……他们绝不能得逞,也休想得逞)他誓言挫败 恐 怖 分子通过 暴 力制造 恐 慌、分 裂 社会的企图。面对这一对暴行的坚决回应,笔者也不禁被卷入这场紧张的氛围之中。

牛津之行困难重重,道路艰险,犹如一次冒险之旅,但这次英国之旅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。尽管在旅途中遇到了诸多不便和意外,但这些经历反而让这段旅程更加难忘。每次回忆起这段旅程,心中都会波荡起伏。这次牛津冒险之旅,将永远铭记在心,成为难忘的的回忆。

文献源自: 

学术网站:法律语言学研究 (http://www.flrchina.com) 

微信公众号:法律语言学 (forensicling) 

微信视频号:微明檐影

发布时间:2025/7/7


.

Back to: 法律语言学研究蔚铭文斋